如今,不少学校都正式成立了家委会,期望通过家委会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但随之经常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如家长拼成背景、比资源,家委会的孩子更容易获得“照料”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牵头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4名家长展开的一项调查表明,56.1%的访谈家长重新加入了家委会,70.3%的访谈家长坦言家委会给自己带给了一些后遗症,63.8%的访谈家长建议家委会定期重选,59.7%的访谈家长建议强化对家委会的监督。访谈家长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到26.9%,二线城市的占到46.5%,三四线城市的占到21.0%,县城或城镇的占到4.5%,农村的占到1.1%。54.3%访谈家长指出家委会应当充分发挥监督学校和老师工作的起到同住安徽合肥的刘兰(化名)在孩子一年级时重新加入了家委会,“孩子刚刚上学,家长之间不过于理解,有可能因为老师告诉我是全职妈妈,就登录了我来当家委会成员。也有家长强迫甄选转入家委会”。